- 邓社民;管涛;
我国现行纳税信用修复制度过度依附于普通信用修复的逻辑,忽视了民营企业破产重整程序的特殊性与本质要求,导致其在重整场域下效果严重减损,陷入供给零散化、内容泛化乃至形式化的困境。应以《企业破产法》为依据,对破产重整民营企业的纳税信用修复统筹规制;以破产重整民营企业信用修复披露平台的体系化、规范化构建为基本进路,并针对重整程序的不同阶段设计差异化的修复机制,从而强化破产重整民营企业纳税信用修复制度的精准赋能与实质有效。
2025年06期 No.263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赵浩;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认定标准历来聚讼纷纭,呈现出泛化适用的态势,新司法解释的出台未能彻底扭转这一困局。但不能为了实现限制处罚目的而突破现行立法框架,否则必然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秩序法益观与财产法益观都存在明显缺陷,应当提倡以专票抵扣机制为重心、以国家税收利益为限制的复合法益说。行为犯说、目的犯说、实害犯说并不符合本罪的罪刑规范,也无法适配危害税收征管罪一节的罪名体系。本罪虚开行为的性质是以虚构抵扣权为核心的无形伪造,即有开票权限的主体开具了与事实不符的记载了虚假事项的专票。虚构抵扣权侵害了专票抵扣机制,通常会类型性地引起对国家税收利益的抽象危险。但该抽象危险在具体情境中有被反证的可能,应进行客观面和主观面的双重考察。
2025年06期 No.263 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耿晓;
耕地占用税是我国地方税体系中的重要税种之一,其立法与修法对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具有关键作用。保护耕地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环节,以此为纽带,耕地占用税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形成了深层次内在联结。立足乡村全面振兴的视角加以审视,现行耕地占用税法律制度在立法理念、税制设计和制度协同等方面仍有诸多改进空间,这不仅需要在立法目的条款中嵌入乡村振兴目标,更应聚焦具体税制和法际协同的不足之处,实现耕地占用税制的精准优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性重构,有助于在法治维度更好地推进耕地保护,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06期 No.263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 吴晓晨;
社保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人力成本。从企业生命周期与税收楔子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S市19 832户企业的全样本数据,构建企业社保费健康评分体系。研究发现,当前样本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性分化明显,企业社保费健康状况呈中风险聚集的纺锤形结构。对此,建议区分低、中、高风险企业构建全国性社保费健康评估与分级管理体系,依据评分对低风险企业给予差异化的激励政策,对中风险企业强化“三位一体”的风险管控,对高风险企业实施法制化的穿透监管,从而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2025年06期 No.263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 王婧美;邵寒驰;
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根植于技术嵌入、制度创新、组织变革和价值重构,数字经济扩张、全球治理变革与数字智能技术革命共同构成了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机会结构,转型过程亦面临数据质量、算法治理、制度适配、伦理失范等内生性风险,应遵循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赋能、制度调适、人才组织重塑“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实践路径,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年06期 No.263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