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建华;谢尚;
住房财富升值会对老年人幸福感提升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国六条”结构化住房支持政策锚定的面积90平方米住房为断点,使用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住房财富变化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住房财富的提升,进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不变。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住房财富的提升既有利于促进家庭消费和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又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对未来的信心,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老年人幸福感产生积极作用。应完善老年人利好住房政策,促进住房养老服务的供需适配,同时释放银发经济的潜力和活力,大力发展养老产业,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居”,增进老年人福祉,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2025年04期 No.261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朴英爱;李天琦;
基于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环境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约束目标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由于企业主体在资源禀赋、风险承担以及政策响应等方面的差异,其对国有企业、污染密集型企业及财务质量较高的企业边际效应更强;环境约束目标通过“绿色投资深化”与“研发投入偏向”双重路径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前者通过强制引导绿色资本深化,后者通过政策引导研发性资源倾斜实现技术积累。因此,应构建差异化政策体系,对重点行业实施阶梯式环境目标与创新补偿机制联动,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并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以强化市场机制的激励效应。
2025年04期 No.261 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 陈默;孙淼;
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虽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但其背后隐藏的数字鸿沟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仍待系统探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发现,数字鸿沟通过限制技术接入、使用与收益,显著加剧了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并且对乡村和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影响尤为突出。其主要传导机制在于数字鸿沟会通过削弱社会资本积累而加剧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需优先推进包容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保障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覆盖,同时加强技术赋能教育,提升弱势群体的数字素养以释放技术减贫潜力,并重构数字时代社会资本积累路径,确保数字技术惠及更多家庭。
2025年04期 No.261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 米龙;王旭;孟维福;
增强科技金融效能、完善科技金融布局,对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1年地市级城市数据,以2011年和2016年两期科技金融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科技金融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来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科技金融增强农业经济韧性起正向调节作用,农业社会化水平高的地区促进效应更明显。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科技和金融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城市、非中心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科技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更强,在东部城市、中心城市以及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反而不显著。应加大对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畅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渠道,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2025年04期 No.261 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包乌日汉;陈爱雪;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推动绿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财政透明度的调节效应,并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地区异质性;财政透明度对数字经济和区域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和效率。
2025年04期 No.261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